English

翡翠缘

2000-07-09 来源:生活时报 韩天雨 我有话说

我有一个做翡翠生意的老友,姓郑,70来岁,我喜欢叫他“老爷子”。他在西四“珠宝第一厅”内有一间雅号“翠屋”的小店。每天人来人往生意特别红火。有人是慕名专门来买翡翠戒面、摆件的,有人也许根本就不是买翡翠,而是专门来“听讲儿”的,熟悉郑老爷子脾性的人都知道:生意第二、玩翡翠第一。说起翡翠,老爷子就口若悬河,故事多了去了。问他干吗那么喜欢翡翠?他总是说:就是一个“缘分”,和翡翠就是有缘。他这话我信,凡认识他的人都信。

听别人说,他从小就参加革命,可谓“红小鬼”,打过仗,和大部队一起进的北京。他没上过多少年的学,按说不是知识分子文化人。但是他却痴迷翡翠这种过去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有钱人、有闲阶级、文化人专利的玩意儿,那爱的程度没人能比。为了找到好的翡翠石料,1999年一年六下云南;用他老伴话说,半夜能忽地坐起来端详一块石头;七十来岁的人了,上通州、上三河找人磨活儿、光活儿,能骑自行车不打的。可是,辛辛苦苦囤来的石料,遇见“知音”,拿去;剖开的原石,好的给朋友,剩下的留给自己;挺棒的活儿,赶上个“爱好者”,能够本儿就出手。他女儿心疼他:不赚钱不说,可惜老爷子花的工夫!这种事我见多了,我明白这就是一种常人不能理解的“真爱”。因为老爷子这种人性,时间长了,就有了名气,回头客特别多,有的也入了迷成了“发烧友”,有的听讲听的多了,“出了师”,大伙都说:给我们成立个“翡翠爱好者俱乐部”吧!老爷子见多识广,性格豪爽,唯有缄口不提自己的往事。我有时问:您那么早参加革命,应该是离休干部……惟有如此,老爷子才收敛笑容,淡淡地说:革命中的事该做的很多,我现在活得比牺牲的前辈们好多了,干吗给别人找麻烦呢?淡漠名利是我如今最大的原则。

老爷子爱聊,据他自己讲,19岁那年,他和大部队进北京,就分在琉璃厂,负责的工作天天和字画、珠宝、文物打交道。一来是受党多年培养的高度责任心,二来是年轻热情、有干劲外加好学,耳濡目染、日熏月陶。久而久之,他成了没有文凭的文化人,没有职称的专家。在字画、珠宝、文物之中,他最爱的就是翡翠。1983年,他坐火车到广州,在硬卧车厢里,他的上下铺是些云南边界某县的干部。他是个热心肠,看这些穷乡僻壤来的少数民族初次远行,人生地不熟,就把自己的酒让他们喝,这些少数民族朴直豪爽,酒逢知己,尽吐肺腑之言——一聊就聊起了翡翠。说来也巧,不久,这些少数民族干部到了北京,更是人生地不熟,无奈找到老郑,他自然是热情礼待,用他老伴的话说:火车上认识的就敢往家带。一来二去,走成了朋友。受他们邀请,他第一次去了云南,到了边界,见到了翡翠交易,从此走上了翡翠不归路。后来他近百次只身南下采购翡翠原石,真是吃过千辛万苦,历过种种风险,上过当、走过眼,用他爱说的笑话:现在还有一块“原石”压咸菜缸呢!到如今,这些都成了他的经验、他的笑谈、他的骄傲、他的平淡名利乐观人生的心态基础。每每谈起这些,他总要说这就是“缘”:若不是参加革命到北京,今天可能在农村务农;若不是服从分配到了琉璃厂,今天退休下来可能也是养花养鸟灯下打扑克;若不是心肠热结识少数民族朴实人,就是到云南恐怕也是去旅游;若不是近百次只身南下采料,哪有今天的经验、乐趣、“翠屋”和那么多的朋友……百般感叹:就是缘,翡翠缘。

郑老爷子爱上翡翠那少而难得的坚硬、至今尚无断语的生成之谜、五彩斑斓的颜色种类、不经雕琢外朴而内华,经雕琢则价值无限的生命变迁……

我想,大概任何有思想的人,都会和郑老爷子一样,从艺言专、做人言善、玩物言志;这些人用毕生的苦苦追求,铸成了中华大国内平凡的与画、与石、与动物、与邮票、与电影、与教育、与写作、与……结成不解之缘的不平凡的各色人物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